浅谈阅读教学中绘本的筛选
常州市天宁区青龙中心幼儿园 刘婉英
【摘要】
绘本画面精美,富有内涵,能让孩子们想象空间、阅读空间、积累认知、了解世界,绘本也已经成为当今老师开课的首选。但在开展绘本教学时我们还存在很多困惑。比如:它和故事教学之间的却别是什么?怎么筛选合适的绘本进行阅读教学?今天我们就以“阅读教学中绘本的筛选”为话题来分享一下哪些绘本适合融入到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教育目标,教育内涵,有详有略,核心价值,重点+难点
一、当前开展绘本教学的几种形式
目前绘本教学非常的热门,绘本深受孩子的喜欢,深受我们幼儿园老师的追捧,也深受专家学者的厚爱。目前很多幼儿园开展绘本教学,基本上是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以绘本为载体的早期阅读活动。
新手老师或者新接触绘本的老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拿到绘本,先按照早期阅读领域的特征,把它融入到早期阅读教学中来实施。
(二)以绘本为载体的故事教学。
很多老师在故事教学中融入了绘本图画书,同时以图画书中挑选的重点页
面作为画图来与故事教学来进行了对接。
(三)以绘本为载体的语言活动(涉及多种形式)。
什么事是偏整合的语言活动?它的载体是绘本图画书,它采用的教学方式
是多元整合的。比如说会用到看图讲述的方法、早期阅读的形式、故事教学的形式等等,这是偏整合的一种语言活动。这种形式是在幼儿中是比较常见的,以绘本图画书为载体,展开了整合的语言活动,有看图讲述的成分、有早期阅读的形式、也有故事教学的特征,它涉及到了语言领域教学的多种形式。
(四)以绘本为载体的综合活动(一个会动涉及多种领域)。
以绘本为载体的综合活动。以一个绘本为载体,通过一个教学活动,涉及
多种领域的教学,可能有社会领域、健康领域、科学常识方面的等等。
(五)以绘本为载体的主题活动(系列活动涉及多个领域)
拿一个绘本在不同的领域做系列主题活动。
二、阅读教学中绘本的价值筛选
(一)教育资源的筛选,如何选适合教学用的绘本?
绘本也就是图画书,它被认为是儿童早期阅读最佳的读物,因为它画面直
观、形象,而且非常美观,是非常符合幼儿审美和心理需求的。我们说的教育资源的筛选,也就是优秀绘本故事的筛选。按照绘本叙事性的强弱,我们绘本分为故事类和非故事类绘本。比如《我爸爸》这本绘本,它的叙述是一种散文式的罗列,没有一个显在的故事,所以是非故事类图画书。还有一种图画书,它的故事性很强,情节很强,由一个故事贯穿始终,所以是故事类图画书,这是按叙事性强弱分门别类的。
还可以根据绘本的文学特征分为故事类图画书、散文类图画书、儿歌类图画书和科学知识类图画书。而故事类图画书,由于它的故事性强,叙事严谨,老师更容易把握。所以用于教学的绘本图画书,如果要融入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这类图画书比较合适。比如《獾的美餐》,它是典型的故事类的图画书。这本故事书幽默诙谐,深受孩子们喜欢,另外它的文字简练深动,画面具有美感并且是双页对开,主题突出,背景简洁不繁杂,有一定的内涵值得我们回味。我们在选择适合教学的读本的时候,首选这类读物。
(二)教学目标的筛选。
选定了合适的图书之后,我们如何制定教学目标?拿到绘本图画书,如果
定位为早期阅读教学,老师在写目标时可以重点从以下角度来。绘本阅读的核心经验是写目标的依据,阅读的核心经验大概这三类:第一类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第二是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的形成;第三是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在了解阅读活动的核心经验之后,我们在撰写目标的时候就会更加清晰,更加有针对性。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主要指幼儿愿意亲近图画书绘本,愿意和成人一起读书,比如知道书的结构、不撕书、不乱扔书等等。
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的形成,主要是指要让孩子形成初步的阅读策略,比如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发展出猜测、预期、假设、比较和验证等等阅读策略,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事件的原因?预期会发生什么事件?主人公会有哪种情绪?包括对已经发生事情的另外一种假定。
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是指谁做了什么?妈妈怎么样?结果如何?它主要贯穿了幼儿阅读一本图画书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保证孩子对图画书有个完整深入的理解,最终形成自主阅读的基本能力。我们对幼儿早期阅读核心经验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来具体的确定活动的目标。
比如《獾的美餐》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这样确定目标,首先活动名称要准确:大班阅读活动《獾的美餐》,它是指向阅读教学的。
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师幼共读、完整阅读,能基本读懂画面的内容,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第一个目标在撰写的时候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和行为内容。行为的主体必须以幼儿为主体,行为的条件往往是指我们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学习条件,比如说通过自主阅读、师幼共读、完整阅读这些环节的设置,行为的程度基本表现在能基本读懂、初步了解。行为的内容体现在理解画面的内容,初步了解故事的情节、画面内容。
目标2:通过对角色表情和动作的观察,大胆的想象、推测、判断、体会并揣摩人物心理和对话,学说句式讲述“如果,就”。
目标3:交流讨论初步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行为主体是幼儿,行为条件是孩子通过交流和讨论,行为达到的程度是初步懂得,行为的内容就是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这是我们拿到绘本之后,在早期核心经验的指导下来确立这个阅读活动的基本目标。
(三)教学重点如何筛选。
目标确立之后根据活动目标来确立基本环节,绘本阅读活动往往包含以下
几个环节。比如开始部分,它主要用于激发阅读兴趣。基本部分一般分三个小环节,首先老师要提阅读的指导,要让孩子带着问题先进行自主阅读。其次老师跟孩子集中阅读,解决重点页面。最后师幼合作,共同阅读,也就是结束部分的内容。这是一个完整的绘本阅读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的环节和流程,其中最难做的也是挑战最大的往往是基本活动的第二个小环节:师幼集中阅读,解决重点页面。为什么要有师幼集中阅读,解决重点页面?因为在刚刚的幼儿自主阅读之后,幼儿对图书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有的幼儿理解可能只停留在兴趣层面,有的只停留在单个页面的内容,没有形成完整的情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要帮助幼儿梳理关键页面、梳理重点页面,帮助幼儿准确深入的理解会被图画书的内容,帮助幼儿获得阅读核心经验的成长。
阅读教学与传统的看图讲述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两者都会运
用到看图讲述的策略。看图讲述小班1幅图,中班4幅图,大班顶多6幅图,任何一个绘本都在二三十页以上,如何挑选重点?
以《獾的美餐》这个故事为列,如何确定它的重点页面、关键页面。首先这个页面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详细讲,因为它是故事的起因,要给孩子故事推进的理由,故事的起因是需要重点讲的,这个页面可以引发孩子的思考,所以它是重点页面。
比如书中獾爬出洞,它只是一个动态动作,一句完整的话就可以交代的页面,就不作为重点页面。后面獾看到鼹鼠,它想把小鼹鼠做成鼹鼠饼。因为目标中有学习句式的要求,而这个页面第一次出现又跟目标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这个页面是需要详细讲的。这个地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要详细的讲。下一页獾去抓鼹鼠,小鼹鼠跑了,这个页面只是一个动态和动作,所以略讲。接下来獾看到老鼠,想把老鼠做成汉堡包。这个页面再次为幼儿学习句式提供了机会,与目标一致,学习“如果,就”这个句式,与目标的达成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需要详细讲。再看后面獾抓老鼠,老鼠跑了,这也是动态动作,略讲。接下来獾看到兔子,它想如果把兔子做成兔子火锅,那就是它的美餐,这也是与目标的达成紧密相连的页面,所以要详细讲。后面獾抓小兔子,小兔子跑了,它只是动作,略讲就可以了,接下来獾疯掉了,它会说什么么?哎呀!我太倒霉了,我怎么这么笨啊!每个孩子都可以说出不同的理解,所以要详细讲,因为它没有详细、标准的答案,是个开放式的页面,可以让孩子有多种猜想。再看后面马对獾在说话,马把它踢飞了,它回到洞里了,只需略讲,为什么?因为时间不够,同样的马把它踢飞这个情节使整个情节进行了大的反转,要保持孩子对后面的兴趣,所以一笔带过,可以让孩与更浓厚的兴趣去听故事,去再进行完整阅读。獾回到洞里的页面,东西都不见了,可是多了一张纸条,这是谁给它写的信呢?不知道,可以让孩子充分调动想象:小鼹鼠小老鼠写的吗?小兔子写的吗?马写的吗?等等,他们会对獾说什么?这个页面也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只要孩子想象合理都是可以的。这样一个三十五页的故事,重点讲的是不超过8页。
那么归纳一下,拿到一个绘本之后,哪些页面是需要重点讲的呢?第一,故事起因是需要详细讲。第二,与目标紧密相连的需要重点讲。第三,故事的转折之处要重点讲。第四,没有标准答案的地方要重点讲。第五,发展孩子深度思维的页面要重点讲。所以老师一定要挑选重点页面、有重点的进行突破,而不是每一页讲、平均用力,如果绘本有二三十页,时间也不够。
(四)绘本的画面很养眼,内涵很养心,如何深刻的挖掘内涵?
最后一点,教育内涵的筛选。还是以《獾的美餐》为例,这个故事深受孩子和成人的喜欢,具有非常深的思想内涵,每个人看了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人认为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知足也是种幸福;有的老师从中读到是做事情要踏踏实实,不要好高骛远;还有的老师会读到失去了才会想起曾经拥有的东西。
但是在和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活动过程中活动结束之后,老师试图引导孩子说出这样的人生感悟,但是孩子的表现会让老师非常吃惊,很少与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而且孩子没有任何兴趣,看来绘本所表现的深层次的内涵和哲理不经过加工时很难使孩子们理解。
那怎么办?对于小班和中班的故事,我们读完之后让孩子们对内容做简单的评判就可以了。你喜欢谁?你喜欢那一页?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对那条鱼说什么?那大班下学期的故事我们可以尝试降低难度,筛选出孩子最喜欢的话题。比如《獾的美餐》最后一句话:直到失去了你才知道曾经拥有过。我们就可以反问孩子獾开始拥有什么?它珍惜吗?孩子们说:它不珍惜。那你想对它说什么?孩子们会说:獾,你要珍惜你的好吃的。接下来追问孩子:你最珍惜的是什么?很多孩子能说出珍惜自己的玩具,珍惜饭菜,珍惜水电等等。
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尽管绘本的主题表达的很多,但是一定要筛选最贴近幼儿,最易使幼儿理解的价值加以引导,毕竟绘本创作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教学而做的,所以老师拿到绘本要带着自己的思想、带着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行更深入的加工。
绘本是一种适合低幼儿童阅读的图画书,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因为幼儿的见识和经历有限,绘本展示的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它符合孩子思维特点,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带着自己的思考来筛选适合进行阅读教学的绘本。
以上便是我对于绘本融入到幼儿园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希望在与孩子享受共同阅读的快乐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刘宝根《学期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
[2]浙江师范大学儿童研究院,方卫平,《享受图画书》
[3]华东师范大学,周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4]华东师范大学,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