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走近课程>>文章内容
天宁区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入学准备要点的指导建议
发布时间:2022-05-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天宁区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入学准备要点的指导建议

区属各幼儿园: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升本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质量,引导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入学准备活动,促进每一位幼儿主动、自信、快乐地融入小学生活,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区学前教育管理中心就大班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如何有机渗透文明习惯、整理能力、规则意识、任务意识、时间观念、社会交往等入学准备要点提出指导建议,请各园认真学习,有效落实。具体如下:

类别

一日活动环节

指导建议

生活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养成较强的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交往行为,在共同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来园

1.时间观念:开展晨间自主签到,引导幼儿保持规律作息,坚持早睡早起,养成按时入园的好习惯提供刻度钟和数字钟,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时钟的结构、运转规律,尝试自主记录入园时间。

2.文明行为教师热情跟幼儿问早,并鼓励幼儿主动、大方地向教师、保育员及同伴问好通过自主入园,有意识地扩展幼儿的交往范围,鼓励幼儿和不同年龄的伙伴问好。

3.自我保护:结合自主入园,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园环境中的安全要求,并与幼儿共同讨论入园安全,如不在楼道里奔跑,上下楼梯靠右行

4.自我服务进班后,鼓励幼儿自主、有序整理自己的衣物、背包等;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存放其个人物品的设施设备。

餐点

1.文明行为:通过故事引导、标识提醒等方式,培养幼儿用餐礼仪,保持餐桌、地面整洁。

2.自我服务:和幼儿一起制定班级劳动计划,开展值日生活动,鼓励幼儿自主确定任务分工并有计划完成,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开展自主进餐活动,尝试自主盛饭菜、收拾碗筷、桌面清洁、餐后漱口,支持儿童制定自己的用餐规则。教师应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教师需要给予特殊关注。

3.自我保护: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用餐时口中有食物不说话、餐后不剧烈运动。

盥洗

1.我服务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如厕;通过绘本阅读、日常引导、标识提醒等方式,鼓励幼儿自理大小便,养成便后用纸、洗手习惯

2.文明行为引导幼儿有序等待不推拉。

午睡

1.自我控制:引导幼儿不影响别人休息。

2.自我服务:引导幼儿午睡前后能自主整理个人物品,保持仪表整洁。

3.阅读兴趣:利用午睡前的时间,创设每天十分钟的快乐阅读时光,让幼儿每天有与图书“亲密接触”的机会,逐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与习惯。

4.作息安排:大班下学期可逐步、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根据幼儿睡眠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弹性午睡。

离园

1.自我服务引导幼儿整理自己的小背包、衣物等,能物归原处;离园环节可安排简单的清扫活动。

2.任务意识:大班可有意识地布置一些任务,如准备明天要带的材料、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调查相

关问题。教师不宜将任务直接布置给家长。

3.文明行为引导幼儿与教师、保育员等成人及同伴礼貌道别

户外活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努力提升幼儿平衡、灵敏、协调、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1.团队意识:适当增加队形编排,引导幼儿感受精神饱满、动作协调、队形整齐带来的美感,体验个体和团队间的关系。

户外自主游戏

1.自我计划:游戏前,引导幼儿能合理规划自己的游戏计划,并按计划选择场地和材料。

2.任务意识:适当设置一些有挑战的活动,鼓励幼儿完成指定的运动任务。

3.自我保护:引导幼儿遵守运动安全规则、活动秩序;不做危险动作,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方法;突发危险情况时快速求助;自我调节运动量,及时补充水分、增减衣服。

4.自我服务: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户外器械的维护与管理,发现问题能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如定期给皮球充气、整理器械等。

5.动作发展:根据大班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鼓励幼儿坚持锻炼,不叫苦、不怕累;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练习跳绳,避免机械训练。

6.交往能力:在户外环节,可适当扩展幼儿的交往范围,如组织跨班级、跨年龄段的户外活动,为幼儿创设自由交往的机会,丰富交往经验。

集体性的运动游戏

1.规则意识:适当设计规则性较强的运动游戏,引导幼儿理解、遵守规则,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团队意识:适当设计需要团队协作的运动游戏,体验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快乐。

3.情绪管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适当增加运动难度,引导幼儿正确面对游戏中的输赢结果,失败时能控制情绪,不发脾气;能为他人的成功高兴,也能关心他人、慰藉他人。

室内活动:引导幼儿在讨论、阅读、操作等活动中,主动探索与体验,发展认知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获得情感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区域游戏

1.专注力:大班应有意识地增加需要一定专注力和坚持力才能完成的游戏,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能够专注完成任务。尤其要重点优化数学区、科探区的环境创设,适当增加个别化学习材料,引导幼儿专注自己的活动,不受干扰,也不影响别人;游戏材料还要关注对幼儿思维能力的挑战。

2.阅读兴趣与能力:进一步优化图书区环境,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泥塑、建构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在不同的区域内提供相适应的绘本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幼儿一起查阅图书资料,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

3.前书写兴趣:在各区域提供种类多元的纸和笔等书写工具,以满足幼儿随时表征或表达的需要。不宜要求幼儿提前学写字,幼儿有自发书写行为时,可以示范正确的书写姿势,不宜进行机械训练,也不宜简单评判写得对不对、好不好,重在保护幼儿写画的兴趣。

4.自我计划:在一日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向幼儿介绍当天的活动安排;大班可以提供计划本,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内容与材料,对某项活动的参与有自己的计划或想法;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计划,并能坚持完成计划。

5.互动评价:借助照片、视频、记录表等,有效开展游戏后的分享交流活动,和幼儿一起回顾他们的计划和完成情况,鼓励幼儿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能叙述经验,对发现的问题愿意不断尝试解决。

6.整理能力:和幼儿一起制定区域材料整理计划,自主确定任务分工;鼓励每一个幼儿参与整理工作,做到分类整理、有序摆放;教师要关注幼儿完成任务的情况,及时予以鼓励和指导。

集体教学

1.倾听习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进一步审议大班集体教学活动质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培养幼儿认真听讲的习惯;对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的幼儿,通过适当的方式吸引其参与活动。

2.表达能力:大班教师进一步学习叙事性讲述和说明性讲述的核心经验,适当增加集体性的讲述活动,帮助幼儿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比较完整地进行讲述。

3.积极思考:关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引导幼儿独立思考问题,有自己的观点或想法,并能验证自己的观点,有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4.规则意识:引导幼儿在集体互动的学习情境中参与讨论,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能跟随活动的要求和节奏。

5.自我保护:注意读写姿势、用眼卫生。

6.时间调整:在充分保证幼儿自主游戏时间的前提下,大班下学期适当延长单次集体教学活动时间。

晨间谈话

1.表达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时令节气、突发事件,甚至是新闻轶事等,选择幼儿熟悉并且有一定经验积累的谈话主题坚持每天和幼儿聊一聊。谈话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使用复杂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交谈,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2.文明行为:引导幼儿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乱别人。

自主活动

1.时间观念:开展“课间十分钟”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安排与利用时间,及时处理个人生理需要

2.自我计划:鼓励幼儿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有阅读、记录等多种计划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紫云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