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市级课题>>信息化背景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绩效性材料>>其他荣誉>>文章内容
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教育创新成果说明表
发布时间:2022-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成果名称:______________E-book电纸绘本______________       

一、拟解决的问题(200字以内)

《指南》语言领域从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理解、阅读创造等方面对儿童早期阅读提出

了具体目标。基于我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测试,项目组审视薄弱点、寻找突破口。

E-book电纸绘本以“促进阅读理解、发展阅读创造、培养动手探索”为目标,践行“听、说、读、写”的全语言理念,简单电路、信息技术与传统绘本有机融合使之更具参与与互动,让幼儿爱上阅读。E-book电纸绘本主要针对3-6岁儿童年龄特征和阅读心理进行设计与开发,适用于分组教学活动、幼儿自主阅读活动、亲子阅读活动等。

窗体底端

 

二、价值理念(V)(500字以内)

将信息技术与绘本进行有机的融合电纸绘本仍保留传统的纸质形式,以培养幼儿基本的阅读习惯与技能。但纸质绘本中融入信息技术,使绘本更具互动性、趣味性、探索性。如朗读功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录音功能,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感应功能,触碰绘本中的人物就会“说话”,通过对人物语气、语境的感知,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运用简单的电路知识,投放铜箔纸、小灯珠、两极电池、微型录音器等操作材料,让幼儿根据对绘本的理解进行绘本的再创造,发展幼儿的阅读创造能力以及动手探索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宽了传统绘本教学的边界,将语言教育的四要素“听、说、读、写”整合在一本绘本中,凸显了全语言教育的思想。

 

三、解决方案(S)(2000字以内)

第一阶段:学习积淀,引航E-book电纸绘本项目

1.理论学习

    为深入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特征,项目组成员先后阅读了关于“全语言教育”的书籍与经典文章,如肯·古德曼《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颜晓燕《早期阅读的整合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等。通过阅读分享、心得交流等形式让每一位项目组成员了解幼儿语言教育的新理论,丰盈了E-BOOK电纸绘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明确项目研究的内容与方向,思考绘本阅读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2.培训助推

    一是结合E-BOOK电纸绘本的建设构建了项目小组,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二是对教师进行全语言教育理念的培训。三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专业教师进行研讨交流。

3.制度管理

    建立《E-BOOK电纸绘本项目研究制度》,保证项目开发的落实。每周一次的项目组会议,交流项目开发的情况;每月一次的专家培训,引领项目的深入研发;定期组织电纸绘本制作、案例交流、论文的征集与评比。

 

第二阶段:通力合作,研发E-BOOK电纸绘本教材

1.绘本素材审议

    绘本素材审议以挖掘优秀绘本为目标,以专家为引领,教师为主体,家长为辅助,审议原本课程中绘本教材的教育性、适宜性、趣味性。除了挖掘现有主题课程中的可利用素材,项目组成员还从国内外优秀绘本中挖掘有效素材。

2.调整绘本结构

    在审议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实践以及亲子阅读的指导需求,以“听、说、读、写的全语言理念”为宗旨,对绘本的结构、装帧形式、画面呈现、图文比例进行调整,从而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阅读心理。

3.融入信息技术

    以“促进阅读理解、发展阅读创造、培养动手探索”为目标,将信息技术与绘本进行有机的融合。电纸绘本仍保留传统的纸质形式,以培养幼儿基本的阅读习惯与技能。但纸质绘本中融入信息技术,使绘本更具互动性、趣味性、探索性。如朗读功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录音功能,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感应功能,触碰绘本中的人物就会“说话”,通过对人物语气、语境的感知,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运用简单的电路知识,投放铜箔纸、小灯珠、两极电池、铜线、卡纸、彩笔、胶水等操作材料,让幼儿根据对绘本的理解进行绘本的再创造,发展幼儿的阅读创造能力以及动手探索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宽了传统绘本教学的边界,将语言教育的四要素“听、说、读、写”整合在一本绘本中,凸显了全语言教育的思想。

第三阶段:拓展平台,试行E-book电纸绘本课程

平台1:师幼共读

    采取“一课三研”的方式,在分组教学活动中试行E-book电纸绘本教材。项目组成员全程关注试行情况,通过实验对比的方式(即一组幼儿使用E-book电纸绘本,一组幼儿使用传统的纸质绘本)来分析幼儿的阅读兴趣、信息技术对幼儿阅读理解与阅读创造是否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反向作用)、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的探索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明显的提升。

平台2:亲子阅读

    通过“亲子阅读微视频”、“家长反馈调查”、以及“家园座谈会”等方式试行E-book电纸绘本,发现E-BOOK电纸绘本在家庭使用中的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

平台3:自主阅读

以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在阅读区E-book电纸绘本,观察幼儿自主阅读电子绘本的情况,评价幼儿自主阅读时的专注力、理解力、创造力、探索力。项目组以三个实验班(小、中、大年级各一个班)为研究对象,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投放相应年龄段的电子绘本教材,观察幼儿在阅读区的活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观察记录表以及幼儿能力测评表。通过对比实验班和平行普通班幼儿能力测评表,分析E-book电纸绘本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第四阶段:互动反思,完善E-book电子绘本项目

1.梳理总结:通过师幼共读、亲子阅读、自主阅读三种途径,收集相关案例资料,修正E-book电纸绘本内容,提炼E-book电纸绘本教学模式。

2.完善教材:在项目组成员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完善E-book电纸绘本的第一版。绘本教材根据不同年龄段分领域完善设计,并配以操作示意图和视频教程,为教师和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阅读指导。

 

 

 

 

四、标准规则(R)500字以内)

1.成果提炼——编制E-book绘本系列

项目组根据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分别研发相应的E-book电纸绘本。每一本E-book电纸绘本包括纸质绘本材料电子元件材料操作视频教程纸质绘本材料根据教育实践以及亲子阅读的指导需求,以“听、说、读、写的全语言理念”为宗旨,设计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阅读心理的绘本内容电子元件材料即幼儿制作绘本所需的素材,如铜箔纸、小灯珠、两极电池、微型录音器等,让幼儿根据对绘本的理解进行绘本的再创造,发展幼儿的阅读创造能力以及动手探索能力。操作视频教程包含了电路制作的方法、绘本中各个角色的制作方法以及粘贴位置的提示为课堂教学和亲子阅读提供辅助。

2.影响该成果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教师对幼儿年龄特征及语言学习发展规律的理解与把握。因此,项目组前后聘请专家指导三十余次,从绘本内容、呈现形式、操作材料等方面审议电纸绘本的适宜性。

五、实践案例(E)(2000字以内)

目前,有20余家幼儿园正在使用我园自主研发的E-book电纸绘本,每年约有1500套的绘本需求量,大多应于幼儿自主阅读活动。姐妹园表示幼儿对电纸绘本的兴趣远远大于传统纸质绘本,阅读的时长增加0.6-1.2倍,并且幼儿更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阅读专注力、阅读创造力、语言表达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代表性实践案例1

项目组采取“一课三研”的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试行E-book电纸绘本教材旨在挖掘E-book电纸绘本与教育教学的契合点,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课例的研发中,项目组不断反思、梳理、总结教学策略。项目组提出在E-book电纸绘本分组教学活动中引入分层教学策略。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学习主动性和动手能力等个

性差异,将幼儿按照一定的人数比例分为 A、B、C 三个层次。在E-book电纸绘本分组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将不同层次的幼儿( 如 2 个 A 层幼儿、3 个 B 层幼儿、2 个 C 层幼儿) 结合在一起,组成阅读小组。此外,从各层幼儿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评价,做到使各层幼儿在学习中都能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每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段( 如一个月) ,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层次间调整,使更多的低层次幼儿向高层次流动,最终达到 A 层、B 层幼儿队伍不断壮大的目的。

2017年,我园教师自主设计的E-book电纸绘本分组教学活动《小熊迷路了》在常州市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上进行展示,获得了听课专家与教师的一致好评。 

代表性实践案例2

我园成立了E-book电纸绘本图书馆,馆内有许多家长与幼儿制作的、教师团队制作的、幼儿自己亲手制作的以及一些未完成绘本,并且根据幼儿年龄段、不同内容进行了分类摆放,有社会类、语言类、科学类等等。每周,全园各班按照预约时间进入图书馆阅读。

项目组定期观察幼儿自主阅读电绘本的情况,评价幼儿早期阅读水平。通过对比上一届学生和本届学生幼儿阅读水平测评表,分析E-book电纸绘本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从下图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结果来看,E-book电纸绘本对于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成果创新(500字以内)

一是多元渗透:E-book电纸绘本在传统纸质绘本的基础上,增添操作材料,兼具朗读、录音、感应等功能,有效促进幼儿听、说、读多方面的语言发展;电路材料的投放,让幼儿对原始绘本进行再创造,感知科学原理,发展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信息技术与传统纸质绘本的融合,极大地拓展了绘本的呈现形态与阅读空间,使之更具参与与互动,让幼儿爱上阅读、陶冶艺术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多元化发展。
    二是多效审议: 目前少儿读物已经成为出版热点,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各类读物在适应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绘本的创作脱离幼儿年龄特点。因此,E-book电纸绘本组成了以专家为引领、教师为主体、家长为辅助的审议团队,重点关注绘本内容的教育性、适宜性、趣味性,并从绘本结构、装帧形式、画面呈现、图文比例等方面进行审议与调整,从而更契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七、研发历程(1000字以内)

(一)研发历程

学习阶段:一是结合E-book电纸绘本的建设构建了项目小组,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二是对教师进行全语言教育理念的培训。三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专家进行研讨交流。

研发阶段:一是绘本素材审议以挖掘优秀绘本为目标,以专家为引领,教师为主体,家长为辅助,审议原本课程中绘本教材的教育性、适宜性、趣味性。二是调整绘本结构对装帧形式、画面呈现、图文比例进行调整,从而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阅读心理。三是融入信息技术根据教育实践以及亲子阅读的指导需求,以“听、说、读、写的全语言理念”为宗旨,探寻信息技术与传统绘本的有机融合,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试行阶段:一是师幼共读采取“一课三研”的方式,在分组教学活动中试行E-book电纸绘本教材。通过实验对比的方式(即一组幼儿使用E-book电纸绘本,一组幼儿使用传统的纸质绘本)来分析幼儿的阅读兴趣、操作材料对幼儿阅读理解与阅读创造是否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的探索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明显的提升。二是亲子阅读通过“亲子阅读微视频”、“家长反馈调查”、以及“家园座谈会”等方式试行E-book电纸绘本,发现E-book电纸绘本在家庭使用中的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策略三是自主阅读以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在阅读区E-book电纸绘本,观察幼儿自主阅读电子绘本的情况,评价幼儿自主阅读时的专注力、理解力、创造力、探索力。

(二)荣誉奖项

1.2015年12月,E-book电纸绘本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进行推广,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2.2016年8月,E-book电纸绘本获全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3.2016年12月,E-book电纸绘本项目获常州市第五届学校主动发展项目一等奖。

4.2017年12月,自主设计的E-book电纸绘本教学活动《小熊迷路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展示,并活动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

(三)未来发展

在优化与完善的基础上,项目组希望与街道、社区联合打造E-book电纸绘本图书馆,除了开放电纸绘本借阅服务之外,鼓励家长与孩子自主设计属于自己的E-book电纸绘本,同时开设儿童阅读指导的相关讲座,普及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及科学性

 

八、教育创新成果名片(400字以内)

成果着力解决的问题:以《指南》为准则,提升绘本质量,突破早期阅读瓶颈。

成果秉持的价值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幼儿阅读理解、动手探索、创造想象为目标,践行全语言教育理念。

成果的具体内容:E-book电纸绘本包括纸质绘本材料电子元件材料操作视频教程在纸质绘本材料的选择与开发过程中,重点审议绘本内容的教育性、适宜性、趣味性,从绘本结构、装帧形式、画面呈现、图文比例等方面进行审议与调整;增添操作材料,兼具朗读、录音、感应等功能,促进幼儿听、说、读多方面的语言发展;电路材料的投放,让幼儿对原始绘本进行再创造,发展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成果的应用范围及效果:E-book电纸绘本主要用于分组教学、自主阅读、亲子阅读。E-book电纸绘本获全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常州市第五届学校主动发展项目一等奖;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进行推广,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有20所幼儿园在使用E-book电纸绘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紫云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