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讨 活 动 记 录
时间 | 2021.5.5 | 地点 | 紫云幼儿园 | |||
研讨主题 | 大班综合活动:小熊换来的蛋 | 研讨形式 | 集体备课 | |||
参与对象 | 陈涛、郭其杭、张文彬、张臻、朱维丹、邹蕾、陶露、谢丹、 高小芬、郁群 | 主持人 | 刘艳 | |||
研讨内容: 主持人:那今天我们的集体备课内容是大班综合活动:小熊换来的蛋。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进行发言。 邹蕾:我看到这节课的目标是二维的,一般我们的备课时三维目标,我们是否可以根据之前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的要求进行改一下呢? 主持人:你对于目标有自己的想法,有其他人也有如邹老师一样的吗?都觉得要改一下。 张文彬: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张文彬:我改的目标时这样的,大家看是否合适。 1.在观赏自制的动画中了解故事内容,和同伴一起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大胆尝试运用Stop-Motion-Animation软件合作制作自己的动画故事。 3.感受故事的不同变化,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利用信息技术讲讲、做做、看看的乐趣。 主持人:其实你是把第一个目标分解成了两个目标是吗? 张文彬:是的,我觉得这样会更清晰,老师看着这样的备课目标会更明了的知道,每一个环节重点需要掌握的是对应哪一个目标。这样目标的达成度也会更高。 主持人:还有哪位老师有其他的意见吗? 张臻:我觉的张老师这样改还是挺清晰的。 主持人:好,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样更好,那么我们就定下来,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下面的内容。 陶露:在备课中“动画制作可能会用到的角色”这句话总觉得会有一些过度呈现教师预设的痕迹。是否可以改掉,比如说:“角色若干”。 谢丹:我觉得这句话没有多大问题,因为这句话是“预设”,但是后面提供的白纸、笔等等就是为孩子“生成”作准备的。这正是符合预设与生成共生的概念。 主持人:针对这个问题,还有老师想说一下的吗? 朱维丹:我认为可以保留。因为如果是“角色若干”的话,后面的老师操作性不强,老师并不知道应该准备哪些角色。但是又针对性的提供动画中可能会用到的,老师就可以根据动画中形象进行提供。用来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主持人:那么看样子还是原稿是更加有实用性的。我们保留,好吧? 主持人:接下来就是看我们的主课环节。各位老师可以仔细阅读。我们下次再来根据环节来研讨。
附研讨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