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市级课题>>信息化背景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课题研讨>>文章内容
研讨记录:大班数学活动《让谁先吃好呢?》集体备课1
发布时间:2020-09-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讨   动 记 录

时间

2020.9.4

地点

紫云幼儿园

研讨主题

大班数学活动:让谁先吃好呢

研讨形式

集体备课

参与对象

陈涛、郭其杭、张文彬、张臻、朱维丹、邹蕾、陶露、谢丹、

高小芬、郁群

主持

刘艳

研讨内容:

刘艳:绘本《让谁先吃好呢》将乏味的“排序”完美地蕴藏在每秒的故事里,将绘本与数学知识、生活经验完美地融合起来。本次活动结合绘本故事情境,借助希沃一体机和平板电脑独特的交互功能,将理性的数学思维与生动的情境游戏紧密融合。运用“易课堂”的无线推送,教师端和学生端随机切换、锁屏、切屏、预览等功能,增强人机

互动。通过白板的聚光灯、蒙层、动画设置、路径浮现等功能,使画面呈现方式更丰富,重点更突出,细节更清晰,帮助幼儿生动有趣地探索活动内容。自主设计的游戏画面,帮助幼儿实现个性化操作。那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可以修改的地方。

陶露:

在妙趣横生的比赛课件中,幼儿通过在情境中参与数量、身高、重量、大小等比较,绝大部分幼儿都能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活动中的PPT课件,也使活动更具有情景性和趣味性,满足了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来有效的优化教学过程。

郭其杭:

班数学活动《让谁先吃好呢?》,这个故事里有幼儿喜爱的、形象的画面内容,所以易被幼儿所接受和理解。绘本中的数学元素伴随着画面形象地展示在幼儿面前,或隐含在故事之中,这些内容一般贴近幼儿生活,有的正是幼儿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幼儿能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习数学。由此,采用绘本做素材进行了这次的学习活动,较易体现数学教育的生活化。

朱维丹:

我觉得其中一块可以修改,教师要帮助幼儿回忆玩跷跷板的经验,为幼儿的思维搭建了情景化、游戏化的平台。

高小芬:

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合适的符号记录操作结果,既是对动物与石头比重的科学表示,又拓展了幼儿对“等号、小于号、大于号”实际运用的经验,体现了幼儿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

研讨照片:

 

张1.pn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紫云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