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市级课题>>信息化背景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学习心得:阅读《幼儿园信息化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有感(刘艳)
发布时间:2021-01-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阅读《幼儿园信息化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有感

刘艳

《幼儿园信息化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一文主要从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基于发展、基于创新、基于团体)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运用了一些形象的比喻来描述了自身心目中的幼儿园课程,整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近阶段。各个幼儿园都在尝试着课程改革,由于各个幼儿园的自身条件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社区资源、人文资源的不同,往往我们所做的就是在选择一种基本课程,在该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选择和充足,形成适合本园的、相对稳定的课程。我们幼儿园也是这么做的,大师其中很多问题不可比喵:1、急于形成一套园本话的课程,而拼凑痕迹明显;2、过于强调特色,位未很好地考虑到幼儿的发展;3、过于强调主题关联,忽略了科学系统性;4、课程权利下放后,出现教师随意更改内容。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课程无法突破稳定、特色、适宜的瓶颈。

看了《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一文,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法来完善幼儿园课程。

1、从幼儿的发展出发:我们在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时候往往采取的是由上往下的途径,就是老师认为该学的内容就确定为课程内容,二这些内容里往往掺杂了许多成人思维因素。例如,为追求特色而强加了许多孩子不敢兴趣甚至是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幼儿园在开发“信息化启智”课程时,为了凸显课程成果,许多的课程内容都是为了技术而技术,忽略了课程设立的本来初衷“信息技术使手段,幼儿发展是核心”。这一系列扩充课程内容的行为,归根疏远的就是教育者忽略了幼儿发展的需求,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幼儿的省里心理发展,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课程内容,服从于使每个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学前教育总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来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2、从幼儿园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分析幼儿园的优劣势,筛选幼儿园可利用的资源,以实际状况和现实条件为依据充实幼儿园的课程,确立本园课程的发展起点和发展方向。正式幼儿园课程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适合幼儿发展、切实可行的、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内容。而切记随波逐流,盲目追赶潮流而迷失了方向。

3、从全员参与出发:调动幼儿园组织的一切力量,包括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课程内容的工作,教师的参与程度是课程实施质量和执行成效的重要因素。让全体教师充分理解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明确各阶段幼儿发展目标,做到心中有目标,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实施课程的空间,合理灵活运用幼儿园园本课程,有效生成班本课程。

4、从稳定性出发:幼儿园课程时一个发展的产物,往往我们的课程内容随意更改的情况屡见不鲜,备课组以及个别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故意规避一些课前准备相对繁琐的内容,而选择了一些准备简单但不适合幼儿发展的内容,这种不负责的态度使得我们现有的很多课程内容无法有效执行。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追求相对的稳定性,有效地监督教师执行课程的情况,以提高课程质量。当然,课程的相对稳定性只是在课程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稳定。为了课程的有了发展,还是要寻求不断调整修正,这种调整修正是要基于课程的基础。

    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才能完成的,而是要通过幼儿园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下餐能不断完成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紫云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