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市级课题>>信息化背景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绩效性材料>>信息化教学活动获奖情况>>文章内容
信息化课例:大班综合《小熊换来的蛋》
发布时间:2021-03-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大班综合活动:小熊换来的蛋

设计思路:

无穷往往能赋予孩子无尽的可能。动画是孩子们的最爱,有趣、生动、形象,当我把偶然发现的定格动画带给孩子们后,那投入、兴奋溢于言表,孩子们也能制作动画!并且在制作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的表达、创造。于是我突发其想,改编了一个富有想象的故事,尝试把它运用到孩子们的活动之中。

整个活动设计我想以孩子的主动学习为原则,以故事脉络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为此,我首先,以自制动画引出,引导孩子们在观赏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想象续编故事;接着,三人小组合作在做做、排排、拍拍、讲讲中将自己续编的故事制成动画故事;最后,互相欣赏,你我分享,体验快乐。一个融理解、续编、制作为一体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意犹未尽。

活动目标:

1. 在观赏自制的动画中了解故事内容,和同伴一起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并大胆尝试运用Stop-Motion-Animation软件合作制作自己的动画故事。

2. 感受故事的不同变化,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利用信息技术讲讲、做做、看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会使用Stop-Motion-Animation软件。

2.物质材料准备:自制的动画《小熊换来的蛋》、白板课件,iPad和动画制作可能会

用到的角色、小道具若干,纸、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 观赏自制动画了解故事内容

1.(播放课件片段)师:看,谁来了?你们喜欢谁?为什么?

今天,老师大家带来了关于这只小熊的动画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自制的动画)

2.(借助媒体,提供线索)故事中有谁?发生什么事情?

(幼儿根据故事情节,选择、拖拉相关角色,并讲述主要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自制的动画,幼儿感受了动画的有趣、好玩,并初步理解了故事内容;教师运用媒体功能帮助幼儿梳理、讲述故事情节,可以为想象续编故事打下基础。】

二、展开小组合作,想象续编故事

1. 三人小组合作讨论续编故事。

师:小熊拿着换来的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三人一组编一编。

(幼儿分组讨论、推测、续编故事情节)

2. 分享交流:你们的故事是怎样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故事。

【设计意图:进入大班后,幼儿的语言更加丰富,合作能力逐步增强,他们处于开展合作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在这一环节,通过小组的相互合作、想象推测、大胆创编,既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自制动画故事,体验学习乐趣

1. 师:想不想把你们刚才续编的故事制成一个动画故事?

 2. 师幼共同回忆制作时需注意的问题:

1)根据小组续编的故事选择场景、动物角色。

2)用ipad拍照时要注意不要抖动。

3)根据故事情节需要选择恰当的照片。

4)按照自己故事的长度调整播放速度,尝试录音。

3. 小组分工合作,在ipad上利用软件制作动画故事。

(幼儿自主分工,根据自己小组续编的故事,或变化场景、或移动角色、或拍摄照片、或故事录音、或合成动画,教师给予适当支持)

【设计意图:对于幼儿而言,直接行动思维学习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而大班阶段的孩子有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因此,在这一环节尝试让幼儿自由分组,搭建场景,设计动作,讲述故事,利用软件制作属于自己的动画故事完全有可能。在这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分工,互相合作、尝试合成,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体验到信息技术制作动画故事的乐趣。】

四、展示各组作品,分享成功快乐。

1.小组分享动画故事。

(完成作品的各组推送动画至教师机中,可组内欣赏,也可组与组之间互相分享)

2.集体交流分享动画故事。

(播放小组作品,师幼儿共同评价,丰富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运用推送功能将各组幼儿制作的动画呈现在屏幕,通过说说、赞赞,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上课视频及课件见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紫云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