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市级课题>>信息化背景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课题研讨>>文章内容
信息化课例:大班语言《永别了,袜子》
发布时间:2021-03-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大班语言活动:永别了,袜子

设计思路:

《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或画面线索猜想故事发展,从而发展想象力。《永别了,袜子》讲述了一个男孩丢弃了儿时陪伴他的一只长耳兔,又因想念它而焦急地全力寻找,最后失而复得的故事。

活动中,我选择一个孩子喜欢的、可以完成活动目标的情景——确定寻找袜子,在这个情景中,我们利用交互式希沃白板设计了共同找袜子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班级优化大师、计时器、蒙层以及删除等功能和孩子进行了一个有效的互动,强化故事中寻找袜子的历程,体验了故事主人公“找回袜子”的决心;以“过目不忘”的情景游戏,来衬托“念念不忘”的情感。在幼儿操作的时候,我们运用了iPad,通过视频及flash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同时也锤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提供的线索寻找“袜子”。

3.体验有朋友陪伴以及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白板活动互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有操作iPad软件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课件、IPAD人手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解读封面、引出活动:

袜子,是一个陪伴的朋友。

师:孩子们,今天我给大家带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永别了袜子》。大家有穿袜子吗?为什么要穿袜子呢?(保暖)那这本书里的袜子到底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活动的开始部分采用故事封面介绍导入的形式,主要是让幼儿能快速进入故事情境,引发对故事内容的兴趣。】

二、看书听赏、引发理解:

1.你的朋友还在吗?

师:袜子是男孩养的一只小兔子,因为它的两只耳朵像袜子一样耷拉在脑袋的两边,所以男孩给它取名叫“袜子”。袜子是陪着男孩从小长大的兔子,慢慢地慢慢地长到现在这么大。孩子们,每个小朋友小时候都是一些玩具陪伴着自己,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有什么玩具吗?

2.你舍得扔掉它吗?

    师:男孩和他的袜子相处的怎么样?哦!并不愉快,他做了一个什么决定?你们同意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师:大家都不同意男孩把袜子扔掉,可是男孩并不觉得,他下定决心要扔掉它,看看男孩为此想了什么办法?

师:男孩的办法成功了吗?并没有成功,但是他也没有因此放弃,他又想了什么办法?

师:男孩可真用心呀,他用毛衣上的红绳将袜子绑在了树上,这一次他成功了吗?男孩可真开心呀,他开心的往回跑,可是...男孩在往回跑的路上满脑子想的都是袜子,袜子会发生什么事呢?

(孩子们自由讨论可能会发生的事。)

师:男孩太害怕了,他决心要找回袜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幼儿通过男孩的心理活动,了解男孩的想法和行为,通过希沃白板的蒙层、橡皮擦功能推动故事的发展。】

三、观察图示、寻找“袜子”

1.树林里的“袜子”在哪儿。

    师:男孩在森林里大声的喊着袜子,但是森林里一点袜子的声音也没有,他吓坏了,心想我一定要找到袜子,走着走着发现了五块草地,袜子到底在哪块草地上呢?

线索1:袜子是在森林里丢掉的(去掉没有树林的草地)

线索2 有鱼骨头和四棵树的草地是没有袜子的 留下5号

(幼儿iPad操作,通过投屏的形式选择其中一组幼儿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考验孩子的一个记忆能力,通过记忆图片上的物品,找出线索指向的答案。在此环节,我们运用了班级优化大师、计时器、蒙层和删除等功能和孩子进行了一个有效的互动。在接下来的iPad操作过程中,主要通过iPad视频和flash动画鼓励幼儿两两合作,从而进行一个个性化的操作】

2.小木屋的“袜子”在哪儿。

有五个小木屋,来看看袜子的脚印是在几号小木屋里

3.兔群里的“袜子”在哪儿。

【设计意图:本环节考验孩子们在故事开始时对于兔子的观察,通过回忆兔子的模样,快速在兔群中找出正确的兔子。】

四、找到袜子,回家

    小男孩终于找到了袜子,抱起袜子就说我们回家吧,他把袜子一下子背起来,袜子好像聪明了好多,抱紧男孩的头,男孩跑起来的时候袜子的耳朵像两只袜子迎风飘起来,帅极了,于是男孩大声说,袜子请你永远别离开我!

    五、拓展延伸,感受感情

这本书的名字是《永别了袜子》刚才开始问的,小时候经常陪你玩的玩具想起来了吗?以后你念念不忘的东西还会有很多,小时候你念念不忘的朋友现在还在吗?


上课视频及课件见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紫云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